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中国地产总裁》
 

晋保平:我国城镇化发展新趋势


晋保平:
我国城镇化发展新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秘书长 晋保平
在特色小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房地产业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城镇化率由建国之初的10%左右提高到2016年的57.35%。早在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基本上结束了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要形态的社会,进入一个以城镇为主要形态的社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已有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今后20年仍然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还将有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城镇化的趋势和方向已经发生转变。
 
我国人口流动新趋势
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对我国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分布进行了分析,对中长期人口流动迁移趋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1.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流动迁移仍将持续活跃。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未来20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
2.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流入人口的家庭规模继续扩大。2015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规模为2.61人,超过一半的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
3.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持续增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育的比例快速提高。流动人口在现住地的平均居住时间超过4年。与2010年相比,2014年流动人口子女在现居住地出生的比例上升29.1%,达到56.6%,在户籍地出生的比例明显下降。
4.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是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2015年,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仍有23%的流动老人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这种举家迁移、异地生育的趋势与改革开放初期那种“临时性进城打工”和十年前那种“候鸟式进城务工”的现象已经有了本质区别。
 
推进城市群发展战略
从过去几十年城镇化走过的路来看,一味地以“摊大饼”式的方式发展大城市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加强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之一。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大城市的迅速膨胀,城市群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006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这标志着城市群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强调“加强城市群内各产生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国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已经取得重要进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不断优化,不仅代表国家水平,而且具有世界意义。长中游、成渝等两个城市群正在积极培育中不断壮大。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哈大长、中原、海峡西岸、江淮等城市群正在崛起。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推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城市群总数已经达到6个,分别是:长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尚未正式审批的有: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等。
随着城市群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壮大,对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社会转型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和“乡村病”,中央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制定有效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建设重点,达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纽带,数量大,集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人口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建制镇数量达到26001个,建制镇的常住人口规模逐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的态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已经达到2.66亿,成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所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特别是率先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性任务。
特色小镇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乡镇,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街区,而是在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逐步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社区形态,因而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在我国,发展特色小镇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理论框架、政策措施、技术路线、建设标准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实践、总结。根据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等通知》,重点强调了产业、生态、宜居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按照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环境优势打造新型区域经济体。
 
农村领域发生新变化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包括劳动力、资本在内的各种要素进一步快速向中心城市、大城市、东部沿海城市聚集。当然,在工业化、市场化条件下,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农村领域也随之发生很多新变化:
1.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日益普遍、日益严重。2.村庄的数量不断减少。据2015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的数字显示,2015年全国的自然村265万个,4年间减少了5万个。3.随着农村青壮年的迁移,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城市。4.农村的农宅闲置率越来越高,很多极具保护价值的传统古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5.随着农村的衰落,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受到威胁。6.农村基础教育萎缩。7.农村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并短缺。8.农村集体经济严重萎缩。
在工业化、城镇化条件下,资源配置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是必然选择。问题在于,如何正确把握程度、力度、精度以及及时克服、纠正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保证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有效,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数量应该减少,但不应该是衰败;农村人口应该较少,但不应该都是空巢老人。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中,聚焦到“保护传统村落,建设美丽乡村”上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涉及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
城镇化为房地产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城镇化的结果必然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趋利原则是大城市更快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产业聚集,由于大城市往往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因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大城市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意义越来越重要,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
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看,未来20年,仍然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据2013年出版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发表的有关研究表明,到2025年,中国将有221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据估计,为了满足城市工商业和居住,仅新增建筑面积就需达到400亿平方米。
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是57.35%,未来中国城镇化率的天花板设在哪里?75%80%85%?不一定非要预先有一个精确的数字指标,但可以肯定的是,还会在现有基础上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左右的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镇。不论天花板设在哪里,这个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目前的人口存量加上未来的增量,几亿人进入城镇,要有房住,有路走,这一切都离不开房地产业的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房地产企业发展方向应该调整为城市群、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特别是在特色小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房地产业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8/8/27 9: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