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践行“梦想”的孟晓苏


践行“梦想”的孟晓苏

文/本刊记者 马明

作为企业家,孟晓苏领导的中房集团曾经为中国一半人盖房子,树立起“买房子,找中房”的口碑效应。作为学者,孟晓苏提出的中房指数、商品房改革、住房抵押贷款、REITs等一系列理论和概念,完善了中国住房制度体系,推进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伟大总是在蓄积足够的力量后才会绽放,不论是一瞬还是一刻,背后的路却是同一的——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当李克强成为十三亿人口大国总理的时候,当李源潮出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时候,当孟晓苏成为中房集团掌门人的时候,过往所有的苦难与艰辛都已值得。

 作为中国地产行业“教父”,孟晓苏的经历丰富而显赫:担任国家领导人万里的秘书八年,执掌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十年。而今,与共和国同龄的孟晓苏,仍然担任中房集团理事长,并相继发起成立了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汇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还不断登上全国各地讲台,发表观点,指导实践,继续为地产行业的发展出谋献策。

中国最“牛”经济书籍

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应该是中国最牛的一本书,不仅因为这本书在当时中国经济学界产生重大影响,还因为四位作者现在的身份地位过于显赫: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孟晓苏回忆说,书中所选的《坚持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孟晓苏著)、《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李源潮著)、《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克强著)三篇文章是由三人1991年的硕士毕业论文经过厉以宁老师修改而来。当时,三人还都是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未满四十岁。

现在,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却还是敏感话题。而孟晓苏当时已经在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的身边做了八年的秘书,亲历了中央一系列经济问题重大决策制定出台的过程,因此他在文章中总结出“要明确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的观点,认为改革趋势不可阻挡。

“由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刚进入深水区,我的文章理论受到猛烈抨击。甚至被定性为资本主义代言人。”豁达的孟晓苏笑着说,“幸运的是中国经济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久后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我才得以从批判风暴中解脱。”

李克强的文章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说,主张发展农村工业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孟晓苏表示,“李克强的文章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理论已经演变成‘新型城镇化’改革思路,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令人自豪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师生四人当年在书中的设想已全都变成现实,这些理论构想正指导全国人民投身改革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振兴中华”践行者

1981年3月20日,神州大地早已焕发春天的气息,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社会却百废待兴,很多人在社会政治的交替中茫然无措。在北京大学五四广场上,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高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出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最强音。

年轻的李克强和孟晓苏正是这群北大学生中的一员。“这个口号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理念,并为此奋斗了三十年。”孟晓苏在中国地产总裁高峰论坛上感慨地说,“北大历来是各种社会潮流的引领者,北大的思想使我们敢于担当改革重任,把更多的好处惠及全国人民。”

祖籍山东的孟晓苏1949年出生于苏州。后来他随父母辗转到了北京,14岁考进北京八中学习。北京八中人才荟萃,不乏后来赫赫有名的贾春旺、周小川、苏宁、闵维方等校友。但孟晓苏一帆风顺的学习生活在临近毕业时却被文化大革命打得粉碎。

与选择走向农村、牧区的同学不同,“一心想当个八级工”的孟晓苏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由于在汽车厂经常抡大锤,孟晓苏的右胳膊比左胳膊长了1.5公分,以致现在买西装也要把右袖放长才能穿。孟晓苏两只手臂比划着幽默地说,“这是年轻时抡大锤抡的!不过现在打高尔夫球就显出优势了。”

钳工、车工、刨工、镗工、电工,孟晓苏在北京汽车制造厂一干就是十年,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顺利考进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我在大学里是身上有浓厚工人气的学生。”孟晓苏认为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工友结下的深厚友谊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1982年从北大毕业后,爽朗的孟晓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与闯将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秘书。此后,孟晓苏广泛接触了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工作,却逐渐感到自己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匮乏。征得万里同意后,孟晓苏1988年再度考入北大研究生院,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刘方棫的研究生。《坚持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一文正是孟晓苏这一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硕果。

“现在,振兴中华已经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梦想,这正是我们多年前梦寐以求的。”在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年会上,与共和国同龄的孟晓苏谈起理想仍然激情澎湃,“谁应当是贯彻中央精神的急先锋呢?应当是我们这些人,应当是北大人,应当是地产人,也包括北大黄埔人。”

房地产“教父”之路

1991年1月,孟晓苏从中南海调任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副局长,一年半后又被调往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担任掌门人。自此,孟晓苏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而且再没有与房地产分开。即使2005年退任董事长职务后,孟晓苏仍担任中房集团理事长。

为指导行业发展与企业经营,孟晓苏从事企业工作之后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理论。由他提出的“房地产周期性发展理论”(我国的房地产发展周期为五年增长、两年低落,即七年一个周期),得到业界普遍认可;由他带领研究发明的“中房指数”已经成为观察行业发展的重要景气数据,全球最大的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正是由该指数系统发展而来。

另外,孟晓苏和同事们引进了多项国外成熟的住房金融产品。1996年引进住房抵押贷款、1998年引进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均被政府采纳,有效改善了银行资产质量,推动了居民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国务院2003年文件明确的“房地产业是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政府接受孟晓苏建议后的结果。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孟晓苏与同事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中国要发展廉租房建设、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但政府过于注重商品房建设,忽略了保障性住房,造成房价较快上涨,引发社会不满。2011年,政府意识到“双轨制”发展的重要性,做出“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规划。

 在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后,孟晓苏成功将中房集团打造成当时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了全国五分之一的商品房,并承担了全国住宅试点小区一半左右的任务,铸就了知名的中房品牌,在许多城市形成了“要买房,找中房”的口碑。

 对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政府机关走仕途,孟晓苏表示,自己是国家雇员,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都由组织调动安排。“如果留在‘衙门’里,我不一定产生这些思路,拥有现在的深度。”组织的安排,让孟晓苏拥有了房地产行业波澜壮阔的从业经历,也让孟晓苏赢得了房地产行业“教父”的尊称。

孟晓苏的“中国梦”

中国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此次房改政策文件几乎全部来自《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作为当时课题组组长的孟晓苏功不可没。

“当年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洪虎、建设部副部长杨慎等全部是该课题组顾问。”孟晓苏自豪地说,“为什么我能够成为组长?这缘于我获得北京大学最高奖的博士论文《住房制度改革》。”

1994年,已经成为中房集团掌门人的孟晓苏在工作中仍然感到自己管理、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不足。于是,孟晓苏继续师从厉以宁教授到北京大学读博士学位。由于孟晓苏多次提出的房地产和经济发展理论得到老师认可,他的毕业论文理所当然地涉及到住房制度改革。他认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必将使中国进入以住房和汽车为主要消费热点的时期。

“我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了解到有一个American Dream(美国梦),我认为中国人也有一个China Dream(中国梦)。”孟晓苏笑着说,“当然,我认识的‘中国梦’和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难以比肩。我当时的中国梦就是人们每家都有‘一套住房和一辆汽车’。”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接受了孟晓苏把住房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的建议,1996年成立了《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研究》课题组,由孟晓苏担任组长。

1998年3月,孟晓苏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向住建部提交了《关于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三个月后,国务院据此发布了房改二十三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推动了住房商品化改革,并把市场经济的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到住房建设领域,产生了大量的开发企业,商品房自此开始进入家庭。

 得益于住房商品化改革,目前我国城市家庭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89%,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4平方米/人。“住房商品化让人们的住房更宽畅,让人们的生活更有尊严。”孟晓苏自豪地说,“我曾经的‘中国梦’已经实现,习主席的‘中国梦’更值得大家向往与努力。”

 

作为企业家,孟晓苏领导的中房集团曾经为中国一半人盖房子,树立起“买房子,找中房”的口碑效应。作为学者,孟晓苏提出的中房指数、商品房改革、住房抵押贷款、REITs等一系列理论和概念,完善了中国住房制度体系,推进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身体力行的孟晓苏喜欢演讲,喜欢与人一起探讨。他认为只有互相交流,才能聚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此,诙谐幽默、挥洒自如的孟晓苏每年要到全国各地演讲一百余场。淡定与豁达的背后,散发着孟晓苏一往无前的人格魅力。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3/5/7 17: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