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黄埔学院优秀论文展
 

浅析上海世博与经济、房地产的关系


上海世博会专题


  2010
511031,上海市将迎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预计7000万人次参与的欢乐大聚会。

  在这里,世界各国的人们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

  世博场馆,是国家与企业自我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与技术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各参与国家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场馆设计与建设,风格迥异的世博场馆将令上海世博会更加多姿多彩。

  继气势恢宏的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演艺中心、世博轴等新建永久性建筑完工后,一批蕴含最新设计理念和科技成果的外国自建馆、企业馆以及联合馆、租赁馆也相继建成;有“袖珍联合国”之称的“世博村”,在昔日一座化工厂厂址上拔地而起,即将迎来全世界上万名参展者的入住。

  放眼日新月异的世博园区,阿联酋展馆犹如一座沙丘,重点展示其建国
38年来城市快速成长的历程;英国馆则像一个长满触须的发光盒,将信息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开发推向极致;由万千藤条编织而成的西班牙馆,在自然通风和散热领域努力实现“天人合一”;“漂浮”在水面上的法国馆,将法式园林由平面引向立体,并可实现能源自给……这些展示“亮点”,有可能引领今后的新科技、新产业以及新生活方式。

  184
天的世博时光,中国将向世界讲述怎样的“世博故事”?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成功,我们就在期盼着这一刻的到来。现在,上海世博,渐行渐近!

  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危机中的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在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博会简介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世博会(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8年的历程。从最初单纯的商品展览、交换,发展到现在的新生产技术、新生活理念的碰撞交流,世博会是各国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同时,人们也发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世博经济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举办世博会能为申办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博会已被誉为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

  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上海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的胜利,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综合性世博会1851年诞生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世博会将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辉煌和自豪的一页,与此同时,上海2010年世博会也将给全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浅析上海世博会与经济、房地产的关系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全球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因此,各国一直争相承办,并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所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前景。

  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节点,不仅能够展示国家的强大实力,推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强化周边经济合作,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还能提振市场信心、
促进世界各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
 
世博会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世博会对举办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历届世博会对经济短期拉动在0.2%左右,主要影响建筑、旅游、零售、房地产等行业;长期拉动十年之内可望维持0.1%,主要是会后举办国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新技术新材料展示交流后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重要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所致。此外,世博会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大于成熟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主要借世博会展示自己以加速国际化、获取技术以加快转型,而成熟经济体则主要借此刺激经济。

  在筹办阶段,世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大规模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但世博对各行业生产和就业的波及效应远比其直接开支的受益行业来的广泛。日本筑波世博会举办期间,尽管前五大行业(基础设施、服务业、建筑业、商业贸易、机器设备)的直接开支占总开支的96.1%,但其增加的产值只占总产值的65%,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只占总数的69.2%。涉及到的受益行业还包括了食品、造纸印刷、纺织、生活用品、金融不动产、旅游酒店等。

  世博召开之时对旅游和零售业为主的消费类需求的拉动最为明显,具体受益行业有:旅游、零售、食品、物流。大阪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6422万人次,而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预计将超过7000万人次。在旅游收入方面,最有名的例子来自1992年热那亚世博会,举办期间的旅游收入相当于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则为当年葡萄牙创造了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世博会也给零售,娱乐和服务产业创造了机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会场内外的个人消费、协会及展览馆的运营费等达4400 亿日元,而以零售、娱乐和服务业为主的个人消费达到3300亿日元,占75%。

  在会后阶段,世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回落和场馆设施的后续利用。历届世博会表明,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大于筹办期的投资效应和展期的需求效应,整体效应大于局部效应。这首先是因为世博会的基础设施可以长期地发挥作用,二是因为世博会上的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三是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使高科技、旅游、会展、商贸等产业获得持久动力。

  这种后续效应的时间周期很长,至少有10-15年,而且此后还将持续发生影响。比如1992年西班牙赛维利亚举办世博会,投资100亿美元兴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新机场客流接待能力从1百万人上升到4百万人,旅游业成为世博会以后该地获益最大的行业。之后该城市又对世博园区进行了二次开发,兴建了赛维利亚科技园区,到2004年这个园区的产值占了整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的12%。德国汉诺威办过两次世博会,拥有世界最大的展览馆,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贸易、金融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对于日本整个国家的经济振兴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85年举办的筑波世博会带动了日本发展,有专家测算,1980-1987年和1988-1995年,它对经济的乘数效应分别是1.8倍和3.5倍。1889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这些建筑在百年之后,仍然发挥着重要效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投入大、观众多、展期长,展示精彩,演艺活动众多。据预测,上海世博会将产生3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引发的延伸投资达150亿至300亿美元。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2%,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

  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预计7000万名游客中5%-10%为境外人流,这将大大提升上海的知名度,把上海国际化的一面展示给全世界,并带动上海的餐饮、酒店住宿、零售百货等商业市场的发展,预计展会将带来796亿元至1096亿元的直接消费收入。

  在长期效应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影响中国城镇化方式。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而且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城镇人口就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排放、节约能源和资源等等。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上海世博会国际展馆可以看到,从宏观层面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和古城保护,到微观层面的建筑形态、新材料、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城市交通等等,都将对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国际借鉴和升级换代的可能。
 
上海世博会提振全球经济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处在一个世界性的历史时刻。尽管2009年中国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保八成功,呈现强劲反弹之势,但完全恢复还有赖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2009年全球经济却依然处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中,其复苏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而上海世博会有望成为提振全球经济的突破口。

  在世界经济“大萧条”阴影下举办的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把主题确定为“一个世纪的进步”,探讨如何应对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博览会吸引了将近2300万人次与会,直接和间接地向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极大鼓舞了人们战胜危机的勇气与信心。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世博会,以“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主题,深刻反思了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和影响,促进了欧洲城市经济的复苏与发展。1970年大阪世博会,以“进步与人类和谐”为主题,通过会展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城市群的形成及太平洋沿岸区域经济的一体化。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以“发现的时代”为主题,与巴塞罗那奥运会同时举办,使西班牙南部原来相对落后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以“海洋—未来的财富”为主题,有力地推动了里斯本地区的发展,当年拉动葡萄牙旅游业10%的增长。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人类—自然—科技—新生的世界”为主题,带动了下萨克森州经济的复兴,巩固了汉诺威国际经济贸易与会议中心的地位。

  处于金融危机阴霾下的上海世博会也被人们寄予厚望。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曲折经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提振世界信心的一个缩影。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资金短缺成为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首当其冲的问题。

  伴随着世界各国对上海世博会参与度的升温,新一届美国领导人对参与上海世博会持积极态度,对外明确表态:“我们一定要来参加,一定要亮相上海。”
仅仅9个月后,上海世博会美国馆迅速筹集到近5400万美元的资金,2009年7月17日开工建设美国馆;10月14日宣告结构封顶。
不少深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境外参展方都曾面临着经济衰退、货币贬值、预算缩减等各种困难,但在上海世博会强有力的感召之下,他们无一例外作出了同样选择。至今已有192个国家、50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还有2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筹备“网上世博会”项目,参展规模创历史纪录。

  是什么力量吸引着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共克时艰,纷至沓来?这主要源自对中国的信心。

  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迅速扭转了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总体回升向好。一季度同比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全年经济增长8.7%。据预测,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1%。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早、程度深的上海经济,在经历了冲击之后触底稳步复苏,整体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3.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8%,四季度增长11.2%。全年经济增长达到8.2%。
作为上海世博会主要场馆的所在地,浦东新区在过去一年间里,实现了由一季度经济增长3.3%到全年经济增长10.5%的“V”形增长曲线,热火朝天的世博工地和新近获批的上海迪斯尼项目,更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是第一个走出全球经济衰退的大国,事实上,它也在引领着整个世界摆脱这场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散的特殊情景下,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一个“共同舞台”上,面对“共同危机”,实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无论参展方还是举办方都明白,战胜金融危机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上海世博会正成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世界各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契机。
 
世博会促进房地产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前,很多人曾对北京楼市的繁荣寄予厚望,部分房东还早早准备了客房,满心欢喜地等着掉下一个高租金的短租“馅饼”,结果让人大失所望。与奥运会的短期效应相比,世博会对楼市的影响则要长久、强大得多。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直接与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关。与历届世博会多选址在郊区不同,上海世博会锁定市区滨江老城区板块,以期通过旧城改造开创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空间。

  上海世博会对房地产业的“先发效应”已经显现。一是动拆迁安置规模巨大。涉及1.8万户居民和272家企业,为了安置动迁居民,新建浦江世博家园和三林世博家园两个大型居住社区,总居住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公建和商业配套超过35万平方米。二是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上海世博展馆的建设,吸引众多房地产企业参与开发,使大量投资落到实处。三是“世博概念”成为近几年上海楼市中最大的一张“牌”。2002年申博成功后,该区域周边许多楼盘立即封盘,其后跳价出售,供需两旺。

  与此同时,世博会还促进了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与成熟。从2002年12月上海赢得世博会主办权到现在,上海已经进行了整整7年基础设施建设,令整个大上海的城市形象改头换面。基础建设的改善和城市面貌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2年全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748.89亿元,到2009年开发投资总额达1464.18亿元。

  而世博会结束后,上海楼市还将继续受益。首先,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由此带动的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商业设施、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将是直接投资的5-10倍。为了举办世博会,上海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约10年,轨道交通规划和施工提前,全市有上千条道路新建或翻新。城市硬件的完善,对于全市尤其是世博周边区域的土地和房产价格的上涨,形成基础性的支撑。

  其次,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定和历届世博会的惯例,所有的外国国家馆均为临时建筑,因此世博会建筑中的大部分都将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几百万平方米的新建筑。在市中心,有这么一大片可供开发的净地(不存在动拆迁问题)十分难得。上海近两年土地市场的供应已经非常紧张,并且主要以商业用地为主,住宅用地更加有限,因此地价也是节节攀升。例如2007年上海中外环间的新江湾城D3住宅地块出让后,时隔两年才重新推出住宅用地C6地块,且起拍楼板价高达1.5万元/平方米(新江湾城在售住宅成交均价约2.8万元/平方米),却依然吸引了40余家知名开发商出现在推介会上。因此,位于中环内的世博园区二次开发区域将是众多开发商眼中的寸土寸金之地,从而极易在不久的将来引发新一轮的抢地风波。

  再者,世博会助推黄浦江两岸改造,房地产开发可提前布局。黄浦江蜿蜒穿过上海市中心,沿江进行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2002年上海政府曾正式宣布进行黄浦江两岸地区的综合开发,按原计划,是上海继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工程,规划面积2260公顷,岸线长20公里,静态投资额预计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推进力度并不大,但这项工程早晚会推进下去。

  世博会的建设为黄浦江两岸地区的综合开发开了一个好头,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一个范本。原规划区域依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潜力板块。实际上,近两年,北外滩、南外滩改造和新建速度已经加快,甚至连卢湾和徐汇滨江亦成为高档楼盘的新秀舞台,2009年全国地王,就是绿地近73亿拿下的徐汇龙华路地块,而绿地在售中的另一个位于卢湾滨江的豪宅海珀日晖,价格已达10万元/平方米,直追小陆家嘴区域。

  最后,世博会所在区域今后将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作为永久建筑的中国馆、世博中心、世博轴,建筑规模宏大,艺术价值很高,这一现代化的公共建筑群,将成为上海新地标,正如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另外,因为世博会,上海轨道交通将历史性地实现网络化。比如浦东上南三林区域,将有6、7、8、11、13号等五条轨道交通,将成内外环间最密集的区域,根据政府规划,以三林世博功能区为代表的浦东新区世博周边区域将在世博会闭幕后的10年内逐步建成为一座融合高档生态居住的“世博新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时间里,上海世博会将迎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预计7000万人次参与的欢乐大聚会。在这里,世界各国的人们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

  “一切始于世博会”。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世博会的影响绝不仅仅至于此。上海,正以国际化大都市的姿态,展示自己的豪迈与美好,迎接来自全球人们的检阅!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      时间:2010/4/1 9: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