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企业传承:另一场生死之战


企业传承:另一场生死之战

本刊记者/张仙

  信托所解决的不过是财富的传承,而企业的传承,才是延续财富的根本之道。这就需要依靠合理的“继承模式”。突破“血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全家族产业不被“瓜分”才是传承的根本。

  中国人“家文化”讲究传承,无论是家族精神亦或是家族财富,守好“祖业”,庇护族人,是传承者不可逃脱的宿命。然而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萦绕在侧,房二代们表示“压力山大”。

传承之困

  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以后还在经营。3%!这个数据恐怕会让打拼一生的创业者心寒,使得这些曾经在商场上攻城略地的人物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放在企业的传承上。

  但另一组数据似乎也在向世人昭示,传承,是可能的。我们的近邻,日本,是世界上有最多长寿企业的国家。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不说,据调查,日本国内100年以上的企业高达5万多家,1867年明治维新前成立的企业有2879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民企的平均寿命是3.5年。在中国,曾经代表着农业社会中最高商业化萌芽程度的原始手工作坊——老字号,现如今大部分只能蛰居大都市一隅,颇显没落。而曾经造就了一批实业家的轰轰烈烈的近代工业也早已湮没在历史洪流中。其中虽然不乏特定的历史因素,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企业传承乏力的隐忧。

  “富一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或起步于低端的制造业,或借助尚不健全的政策机制的“东风”,凭借过人的眼光和胆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他们的子女却面临着一个力争走向价值链上游的中国,一个政策机制逐渐完善的中国,一个日益国际化的中国。财富,仅仅是传承的低级方式,延续企业生命力才是传承的最高要求,传承,事关生死。

  正值地产行业的“大洗牌”时期,接棒上位的地产二代“压力山大”。他们庇荫于父辈的恩宠,空降在企业金字塔的顶端,虽然荣耀无比,但是江湖险恶,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口诛笔伐。应了九斤老太的那句话——“一代不如一代”!二代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选择合适的“继承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机制才能与其相得益彰,延续先辈的财富,同时也成为后来富N代的先辈。

单子继承制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后宫的血雨腥风都围绕着帝位的传承,虽然嫡长子继承制占据主流地位,但英明的帝王往往能够跳出立嫡立长的藩篱,选择立贤。这与日本企业选择继承人的方式颇多相似。

  汉朝初年,武帝刘彻为了削弱封国势力,施行“推恩令”,所谓推恩,即将过去的嫡长子继承制变为封国的每一个王室成员都可以分到土地,表面上均分土地,实际上却使得封国的土地被越分越少,既满足了王室“庶出”成员的土地需求,成功地避免了削藩有可能引起的兵戎相见,又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其手段之英明值得后人称赞。

  而日本的企业之所以长寿,与其所奉行“单子继承制”不无关系。所谓“单子”,有两层含义:首先,这样的制度跳出了原始的依靠血缘确定继承资格的传统,可以是儿子,也可以是女婿,甚至于养子,掌门人唯有才能者方能居之。其次,选择一个人继承所有家业,在不分割家族财产的前提下,选择一名继承人,掌舵家族产业。这让日本产生了一句俗语——“连灶台前的灰都是长子的”。虽然颇显残酷,但这一制度为日本家族企业的长寿做出了不小贡献。这样选择继承人的方式,比“立贤”更进了一步。

  有“创业之父”之称的松下幸之助将会长权力传给了其婿养子松下正治(本姓平田)。松下正治“在职”期间,将松下电器打造成成年产值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的电器制造商。“我发自内心的,为他所做得成就感到骄傲,他推动了我们公司急速发展。”松下电器现任总裁大坪文雄在松下正治去世后这样评价他的成就。而现在,松下正治的儿子,松下正行是松下家族唯一一名公司董事。

  加拿大阿拉伯塔大学的一位专家研究日本公司业绩时发现:由“女婿养子”管理的公司业绩最好,其次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最不好的是亲子管理的公司。这种情况,或许可以从三井家族一位掌门人的话中得到印证:“我宁可要女儿而不要儿子,因为有了女儿我可以选择我的儿子。”这句话也道出了“婿养子”继承模式的精髓所在。

  这种继承模式,相较于传位于亲子,融入了“优选”机制,既突破了原始血缘关系的藩篱,又增加了选择范围,“竞争者”在旁,大大降低了“败家子”产生的概率。相较于职业经理人模式,婿养子具有更高的忠诚度,因为一旦被选为“继承人”,在娶了掌门人女儿一年后,必须要放弃原来姓氏,改姓成为家族成员,并发誓忠诚于家族,为家族利益做最大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继承模式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家族的利益,避免了传统分家模式中不可避免的财富分割。

  这样的智慧,有一位中国人也运用到了。李嘉诚在他的“分家”计划中,也将这一思想运用到了极致。这位现年84岁的华人首富身家达255亿美元,出身低微,白手起家创造了长实及和黄上市王国。在他公布的财产分配方案中,长子李泽钜接管了李家几乎所有的“家业”,而对次子李泽楷,李嘉诚承诺,将会以现金支持的方式支持李泽楷发展个人事业,注资规模将是李泽楷现有资产的数倍。不难看出,李嘉诚安排风格稳重,长期跟随自己的长子李泽钜守护祖业,资金则更多地留给“自由创业”的幼子李泽楷。两个儿子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事业和财产方面没有冲突,不可谓不高明,为华人社会的财富传承提供了新的蓝本。与此同时,香港的不少豪门已然打响了财产争夺战,同室操戈的不在少数。

信托助力传承

  现今说起信托已经不是新名词,家族信托已经被不少富豪用于保全财产和传承财富的重要手段。信托持续分配财产的性质被看做是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武器,利用信托机构处理身后财产在国外的发展已经很成熟。洛克菲勒家族作为美国“屹立不倒”的家族,传承数代,与其利用信托机构来打理家族成员的私人财产的做法分不开。李嘉诚、刘銮雄等华人富豪都设有专属的信托公司,用来打理家族财富。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说到底,信托所解决的不过是财富的传承,而企业的传承,才是延续财富的根本之道。这就需要依靠合理的“继承模式”。突破“血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全家族产业不被“瓜分”才是传承的根本。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2/12/20 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