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追问中国式绿色建筑


追问中国式绿色建筑

文/刘云佳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起步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极好的机遇,许多开发企业正在积极应对这种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

采访对象:

卓达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杨凤斌

新世界中国地产(北京)项目管理中心规划设计部绿色建筑研发负责人姜威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高级建筑师黄献明

北京启迪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宏明

 

话题1:您认为目前绿色建筑在中国发展的态势如何?现在是不是有更多的开发商开始打造绿色建筑?

杨凤斌:如今,从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创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等方面,许多企业开始研发绿色建筑的前沿课题,许多企业积极组织科研、高校等单位在相关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参加相关绿色建筑的国际活动,并积极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极好的机遇。许多开发企业积极应对这种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建筑。

姜威:未来绿色建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导向性推动,评估标准架构体系的完善,绿色建筑补贴政策的激励,以及购房者预期对于绿色低碳建筑的追捧,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投入到绿色建筑大潮。

万科、招商、当代都已在绿色建筑的大道上前行。我们新世界地产北京项目也早已投入绿色建筑的研究实践,2009年我们开始打造ECO HOME环保体验馆,采用了诸多绿色技术进行探索尝试。

黄献明:蓬勃发展态势明显,越来越多一线开发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价值,开始主动进行绿色转型,包括从企业绿色价值观的构建、绿色技术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内部组织机制的绿色调整等。

沈宏明:最近两年,房地产业对于绿色建筑的重视无论是从舆论到市场,直至产业链都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开发企业也从咨询到实践,诞生了很多精品项目。

话题2: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甚至是一线城市不具有品牌度的开发商都还没有打造绿色建筑的意识,或者只是以“绿色”为噱头,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杨凤斌:一些建筑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打出绿色牌,但并没有真正搞清楚何谓绿色,而国内的多数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同样理解不够深入。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绿色地产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绿色”为噱头开发项目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下,所面临的出路只有一个,被淘汰,而积极顺应发展趋势的开发商,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产品,打造真正的绿色建筑,相信一定会被认可,赢得市场。

姜威:目前二三线城市的部分开发商之所以对绿色建筑尚不关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其正处于只关心项目的实用性、销售额的初级阶段,对于地产品牌的塑造还没有长远规划。第二,打造绿色建筑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这对于部分只重视初始投入成本,而忽略运营成本的住宅项目开发商而言,确无吸引力。第三,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绿色开发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与购买力水平存在瓶颈。

黄献明: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有其阶段性特征,二三线城市开发商的认识和四五年前一线城市的开发商认识有相似之处,相信随着地方政策力度的加强、发达地区绿色建筑实践的增多,这些认识略显滞后的地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会很快有所改善。

话题3:一些开发商给出的不愿意开发绿色建筑的理由是,需要增加很多开发成本,在您看来,绿色建筑=高投入吗?

杨凤斌:未来绿色建筑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绿色将成为基础条件,成为营销的必然条件,低碳也将成为制约经济的硬约束条件。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投入,相反会大大的节约资源。

有一种说法,绿色低碳是需要成本的,而这个成本最终要由消费者来买单。其实,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可以降低原来的投资造价。在目前的某一个阶段,绿色地产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是因为还没有达到量产化。

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绿色地产不应该增加建筑成本,反而应该降低成本。绿色建筑如果按照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以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投资。开发企业根据自身开发产品的类型,所在区域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目前万科、中海、卓达等企业都在研发各自绿色建筑的企业标准,这一标准要和建筑所在区域以及当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发展速度相结合。

姜威:就目前的行业发展来说,开发企业在打造绿色建筑过程中确实增加了成本投入。

根据我们的实践总结估算,考虑不同层次的绿色技术后,项目整体开发成本会增加约20%-30%。而所选用绿色技术、材料、设备不同,成本增加也会有不小的差异。

其实这一投入相比普通建安成本并未增加太高的比例,但开发商的投入需要有相应的产出来平衡,在未有扩大品牌知名度意向之前,且未收获市场对绿色产品销售良性反应之前,这些绿色投入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实践,但将可行的技术全部应用于项目一体,在现实意义上的推广是有较大难度的。

黄献明:如果说这个问题在五年前是个问题的话,今天应该在许多“尝到甜头”的开发商看来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有关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讨论今天可能更多集中在新技术的后期维护风险和维护成本方面,很多开发商都认识到,随着房价的提升、绿色与节能政策的日益强化,绿色建筑的初投资增额在整个建安成本中所占比重在持续下降,开发商(特别是注重品牌塑造的开发商)更关注这些建筑的后期使用是否存在很多潜在风险.

因此,如果说以后仍然有有关“绿色建筑=高投入”的担心的话,“高投入”的理解可能更多在于后期维护的高投入上,这个问题虽然会随着相关技术应用的普及,逐步得到化解,但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一定的时期内,这样的风险是会客观存在的,毕竟新技术的成熟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我们也相信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而且在过去三年的大量实践中,市场也确实已经积累了一批经过实践检验的合格技术,这样的风险应该说是可控的。

沈宏明:投入分两块:硬成本(材料造价)与软成本(设计、施工、人力),绿色建筑究竟需要投入多少成本与具体项目有关,国家的绿色建筑星级评价也分为一、二、三星,不同的星级其投入有所不同。

话题4:一些开发商认为绿色建筑投入巨大的原因是,要安装价格不菲的高科技设备,您觉得绿色建筑是否等同于高科技设备的安装?

杨凤斌:对于绿色建筑,很多人将注意力放在建造后期的设备安装上,往往忽略了前期的设计和规划。其实,高科技不等于绿色建筑。

 我们要搞清楚绿色建筑的定义是什么?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

姜威:绿色建筑并不等于高科技设备投入,可以在合理的价格基础上斟选适合的技术,是“少而精”,非“大而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原则在目前更具备现实的绿色项目推广意义。

黄献明: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技术建筑这已经是业界的基本共识,过去两年绿色建筑实践显示,主要的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正从节能板块向室内环境板块转移,这意味着之前在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系统、节能电器设备等方面的增量投入比重在下降,而室内空气品质、智能化系统等技术增量比重在增加。

沈宏明:绿色建筑并非一定需高设备投入,对于经济适用房、普通居民住宅等项目完全可以通过自然采光、通风等被动式节能设计达到相应效果。

话题5:您觉得目前业内对于绿色建筑还存在哪些误区亟待廓清?

杨凤斌:对“绿色建筑”这一新生事物,人们认识上存在四个误区:

误区一:“绿色建筑”造成高成本。相对于普通建筑,眼下“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约为100元/平方米至400元/平方米,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看,“绿色建筑”的成本并不一定会比普通建筑高,甚至还会有所降低。而从综合生态效益、居住舒适度考量,“绿色建筑”更具性价比。

误区二:“ 绿色建筑”就是概念炒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至三个星级。审定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颁发证书和标志,其中一星级和二星级项目由地方政府审定,三星级则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被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认定的“绿色建筑”,并非一个销售的噱头。

误区三:“绿色建筑”就是高绿化、大景观。“绿色建筑”的确对园林、绿地面积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比传统建筑给居住者更多的绿色自然感受。但绿色的感官感受并非全部,“绿色建筑”是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

误区四:“绿色建筑”要使用大量高新尖技术。“绿色建筑”会利用一些节能技术或者设备,但不是高新尖技术的实验室。“绿色建筑”技术的目的是创造适宜生活环境,遮风挡雨,冬暖夏凉。“绿色建筑”提倡采用对自然破坏最小的方式、简单可行的技术。换句话说,“绿色建筑”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小的环境代价,建造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姜威:目前部分开发商存在误区,认为做些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就可以称之为绿色建筑,抑或应用了一些绿色技术、设备就作为噱头大肆鼓吹。其实不然,绿色建筑需要从节地(合适的居住密度)、节能(围护结构、空调、电梯等设备)、节水(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全寿命周期)等方面综合评价。

黄献明:误区一,绿色建筑是技术堆砌。当前大多数常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采取以措施为导向的评价方法,依据采用的绿色设计策略和技术的难度、多寡对参评建筑进行评价,这使得人们产生技术应用越多的建筑“绿色度”越高的错误印象,这一印象反之又把人们的这种技术偏好推向新的“高度”,这实际是评价标准有待改善的地方,其实评价绿色建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的数量,而是最终的性能,同样的性能,采用简单技术、适宜技术、最少技术的建筑最优,采用同样的技术数量,能实现最好的性能的建筑最优。

误区二,绿色三星最好。无论从赚取眼球还是“挑战极限”的角度,大多数开发企业都乐于把自己的首批绿色实践定位于最高的三星级,而实际上,由于评价标准本身的有待成熟,以措施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导致了技术数量和措施的多寡基本决定了建筑最终的“星级”水平,这使得先入为主地追求“最高”要求(而非经过对特定项目所面对的主要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估,确定出合理、恰当的目标),很有可能导致“强行、无奈”地采用了许多技术,“三星”达到了,初投资、后期维护、实际效果却都未必理想,最后也许反而会得到像LEED那样的白金级反而比普通建筑还不节能的怪象。

误区三,越“好”的绿色建筑越贵。这一误区和前两个误区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对“三星”、“白金”的迷信,导致了技术堆砌的伪绿色实践出现,也就造成了人们产生“越好的绿色建筑越贵“的错误印象。

误区四,LEED比国家绿标高级。使用基于美国国情的LEED评价标准去评价中国的建筑,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节地、节能、节水等关键性指标,中美两国存在明显差异)无法解决。在LEED忙于在各个地区推动“本土化”时,如果我们依然迷信于它的“国际领先性”,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

以上误区,都和当前绿色建筑仍处在起步期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什么是绿色建筑”对于大多数实践者而言依然陌生,因而不得不依赖评价标准予以定义,而不幸的是,评价标准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中,因此出现许多误区和疑惑也就在所难免。但应该看到,这样的阶段会很快过去,对于绿色建筑的追求终会从扔掉评价标准这根“拐杖”开始,逐步回归到追求性能、追求最终效果的正途之中。

沈宏明:究竟绿色建筑是开发商的短期项目个案还是长期规划方向?目前很多开发商只将绿色建筑做为项目个案,做个楼盘,实际上,绿色建筑是行业大方向,开发商应该将其作为长期战略考虑。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1/10/27 18:40:41>